0571-56838198   杭州市黄姑山路29号颐高创业大厦1503室

首页 > 名家频道

杜高杰

男,1936年12月出生于四川夹江,1954年9月贵阳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至浙江大学任教。现为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美院客座教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荣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文艺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名人工委理事,北京中国书画研究院荣誉院长,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西泠书画院研究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艺术顾问,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顾问,杭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

作品库

历届画展活动作品[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秋山鸣泉 云拥危峦 雪山冰泉 幽涧飞泉


 岱宗神秀

个人简历

1936年12月出生于四川夹江。
1951年入贵阳师范学院学习。
1954年毕业至浙江大学任教。
195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名中国美院)进修。
曾任浙江省高等院校画会会长,浙江山水画研究会一、二、三届副会长。
1991年浙江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1993年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浙江省教委授予优秀美术教师称。
现为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老教授美术中心中国画教授,中华名人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顾问,浙江省美术家协会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西泠印社社员,西泠书画院研究员,浙江省诗词学会理事,香港水彩画会名誉顾问,纽约四海诗社基本社友,中原书画研究院高级艺术顾问,淮海书画院名誉院长,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荣誉顾问,加拿大阿尔伯达省中国书画研究会顾问等。
作品参加第六、七届全国美展,第一至四届全国水彩、粉画展,第一至七届中国水彩画大展,两届亚洲水彩画联盟展。

名家生活照

个人著作

作品有《峡江图卷》、《山巅云漫》、《层林尽染》、《九寨金秋》、《千岛湖》等。出版有《杜高杰中国画近作》及两种水彩画集。作品《江流山色》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专家评论

潘云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原浙江大学校长)   
杜高杰先生到浙江大学从事美术教育已经45年了,他是浙大建筑系的教授,浙江大学的著名艺术家。45年来培养了许多美术人才和建筑人才,可谓桃李遍布天下。他在教育上兢兢业业,不断创新,获得了领导、同事和同学的众口赞誉;在美术、书法、诗词创作上,他力求创新。他不但中国画有深厚的功底,而且西洋画也有很深入的钻研,尤其可贵的是,他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探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效果,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赞誉。(1999年杜高杰作品展开幕式上的讲话)

宋忠元(原浙江省美协副主席,原中国美院副院长)   
我认为他的作品有两大特色:一是他45年的教学、创作活动中,教书育人,勤奋创作,“把规律讲透,把方法教活”这一教学主张,不仅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也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上,既严谨规范,又灵活多变。他的作品具有高水平的示范性。二是40年坚持中西并举,一手西洋水彩,一手国画山水,两者互相吸取,中西交融,并均达到高水平,极为难得。近几年杜老师为继续发展中国山水画传统,探索以色代墨的没骨山水技法,这种知难而进,不断求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999年杜高杰作品展示开幕式上的讲话)

陆俨少(中国画大师)   
高杰同志以蜀人而擅写蜀中山水,丙寅之冬展示近作于西子湖上,巨嶂大卷,写嘉陵江三百里山水,迭嶂层峦,烟霏雾敛,洄波急湍,江路缅邈,得尽卧游之胜。此予旧游之地,掁触前尘,恍似经历险水而闻舟子鼓掉前进声也,而笔墨之雄健,位置之曲折,俱臻妙谛,可无遗憾矣,不胜钦佩之至。(1986年题《 峡江图卷》)

王伯敏(中国美院教授)   
昔大痴黄子久有富春山居图之作,今人叶浅予亦有富春山居图,此卷为高杰兄之作,别具风味,其落笔用墨似不经意而又经意,写来自自然然,故得天趣,兹书十余行以为赞。 (2001年题《 富春佳胜图卷 》)

杨成寅(中国美院教授)   
杜高杰先生是我相识四十余年的老友。他在九九艺术个展上展出的全部作品,再次显示了他在山水画,水彩、色粉画以及书法诗词创作方面的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我认为,杜高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上一直走着一条完全符合艺术规律的正确道路。他应被视为中青年艺术家学习的榜样。他在造型艺术基础、一般文化修养,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全面的基础。对于中西绘画,他兼收并蓄,使之水乳交融:用西画讲究体面和空间感的写实能力给中国山水画溶人了新的血液,使之具有更加强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把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和某些技法结合到水彩色粉画创作中去,赋予它们以民族的精神与气派。他又把他在书法和诗词方面的造诣融入绘画创作中,使之增加了中国绘画特有的形式美并洋溢着浓郁的诗意。他的艺术教学,有口皆碑。有人甚至说美院正需要像杜高杰这样的老师。据我所知,杜高杰先生并不满足现在已有的成就。凭着他那生就的球形艺术天才和全面的艺术修养,相信他在今后的艺术发展中将会取得更加使人惊异的成就。 (1999年《 杜高杰作品展 》座谈会发言)

包辰初(杭州市政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高杰先生精中西绘画,善书法诗词,既是教育家,又是艺术家。他在教坛艺坛辛勤耕耘四十五年形成自己四个特色:中西融合。中西融合,学者提倡、画家实践已经多少年!但真正做得好的实在不多。他在中西绘画上同时下苦功,对东西文化深人比较研究,以致使自己的作品在中西融合上可以说天衣无缝,无论中吸收西,还是西溶进中,都丰富了各自的表现力而不失去各自的特点。诗画渗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已有之,但近代画家同时善诗画者实在太少。他家学渊源,幼年能诗,不断成长。他把诗意溶人画境,提高画的内涵,如水彩画《隐潭山月》,至于山水画,画中更有诗。生活美与艺术美的结合。他非常重视艺术源于生活,足迹遍大江南北,又游历德、法、加等国,奋力写生,吸收大自然的精华,反映在创作上千变万化,画展中78幅作品,都有各自的面貌。严谨的科学的教学风格与自由的、洒脱的艺术手法交融。作为大学建筑系的美术教授,在课堂教学、指导实地写生、画示范作品是严格把握教学要求的,但在某些时候,又灵活地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启迪,在这一点上他又似乎不同于其他建筑学美术教师的风格。他给学生以《鲜为人知的石窟》、《西北梦游之一》 式的作品,或不拘形似气韵生动的山水画。他的一紧一松、一张一弛互为补充是又一特色。 (1999年《 杜高杰作品展 》座谈会发言)

孔仲起(中国美院教授)   
老杜可以说是我四十年的同窗同仁好友,刚才进门,匆匆看了展览大致,从浙大校长潘云鹤热情洋溢的祝贺诗书,到精彩纷陈的杜兄诗书、水墨水彩,我还是刮目相看。像老杜这样注重全面修养和勤奋的画家和资深教育家是的难能可贵的,记得二十五年前我们一起在外写生,跋山、涉水,我曾送他一首打油诗:“行行复行行,本本又本本,作画加吟诗,寸阴不虚扔”,这对当前学习不深不广,急于求成的浮躁现象应该有所启迪,当代能做到亦诗亦画中西融合并进的画家已不多,吾等同辈也应该学习。老杜有多种“言语”的表达能力,在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倾注感情。当然也希望随着年事的增长把握重点,力求突破。我与老杜有共同点,都在“真”字上下功夫!这是大道。但要在舍形取神、搜妙创真上互勉。高杰虽过花甲,勤进不输有为的青壮,谅高深杰出必有期!

童中焘(中国美院教授)   
余与高杰道兄相交逾四十载,见其写生创作、诗文著述之勤,融汇中西,好学深思,常为之恧佩,此卷虽为灯下率笔创稿,而开合得法,悠然有远趣,非五日一石、十日一水之力者不能到。 (2001年题《富春佳胜图卷》)

姜宝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杜老师是一位多才多能多产的艺术家。画如其人,堂堂正正,温厚大方。他在美术教育战线,为人师表,辛勤耕耘,培养了大量人才,桃李满天下。同时他又在美术创作领域,勇于举新,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他在西画创作中,融人了中国画的写意观念和笔墨意识,作品面目为之一新,此路是成功的。他在创作中国画时,又吸收西画的观察方法和写实手法并探索“以色代墨”的创作道路,此路不仅是一条探索之路且有胆有识,作品完美和谐,但尚需进一步努力。

CopyRight © 中国老艺术家书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