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56838198   杭州市黄姑山路29号颐高创业大厦1503室

首页 > 名家频道

潘鸿海

 1942年生于上海梅陇,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历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记者、美术编辑、编辑部主任、副总编、 《富春江画报》 (工农兵画报)负责人、浙江画院院长。现为浙江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作品库

库存作品[点击查看大图]

 鱼乐其中[68X68CM] 江南春韵[68X68CM] 

图一 国画 鱼乐其中[68X68CM]   图二 国画 江南春韵[68X68CM]  图三 书法 稻花香里说丰年[46X68CM]

展销作品:

春华秋实[扇面 55X28CM] 樱桃红了[39X39CM]


琼王山桃大于斗[39X39CM] 鱼乐其中[扇面 55X28CM]

画展作品:

古仪沉香之六 吉祥囡囡

个人简历

1942年3月9日年生于上海梅陇。
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属中学。
1967年供职于中国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后任副总编,主持《富春江画报》编辑工作。
1986年调入浙江画院任专职画师,先后任副院长、院长.   
1987年以前任 浙江《富春江画报》主编系。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联三、四、五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画院名誉院长,浙江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副主席。   
1972年油画《又是一个丰收年》参加全国美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1973年组画《鲁 迅》等作品参加全国美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6年作吕《囡囡》参加全国油画作品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完成油画系列组画《姑苏行》、《江南行》,由 浙江自然博物馆收藏,个人画展在杭州,出版《潘鸿年油画选》 ,应美中文化交流中心邀请,赴美国芝加哥美国美术学院讲学,并举办个人画展。   
1986年底任浙 江画院副院长、专职画师。   
1988年应邀赴美国东西大学讲课,并举办个人画展。   
1990年应邀赴新加坡访问,并举办个人画展。   
1990-1992两年间作 品参加赴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法国和国内等各种大型美术作品展二十余次。
1992年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潘鸿海画集》出版。   
1993年作品赴印度尼西亚展出。   
1993年起作品多次参加香港佳士得中国当代油画拍卖。   
1994年赴印度尼西亚考察、访问。   
1995年参加95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   
1996年出版《潘鸿海油画作品集》,应邀赴美国访问。   
1997年出版潘鸿海国画集《鱼也乐》 ,任命为浙江画院院长。   
1998年《潘鸿海油画 选集》出版。

名家生活照

个人著作

库存作品:图一 国画 鱼乐其中[68X68CM]   图二 国画 江南春韵[68X68CM]  图三 书法 稻花香里说丰年[46X68CM]

出版有《潘鸿海油画作品选集》、《潘鸿海中国画作品选集》、《潘鸿海水墨画集——鱼亦乐》、《潘鸿海油画选》等个人画集近十册。

专家评论

    潘鸿海热爱江南,他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江南。油画出自西方,欧洲的油画艺术有着适合表现其本土语言和历史传统的积淀,单纯地拿来主义,以西洋油画的语言来述说东方,会显得生硬和滑稽。所以,用油画解读中国江南,必然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目前大概只有两位艺术家获得了成功,陈逸飞和潘鸿海。在审美意识当中,陈逸飞表现的多为大家闺秀,而潘鸿海则着眼于小家碧玉,似乎同我们的生活更贴近一些,也就愈加亲切。如今,当人们享受潘鸿海的《外婆桥》或是《摇啊摇》等油画作品时,肯定会同意我的观点。   
    一个专业画家是不可能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潘鸿海必须走进大自然,走进火热的生活。许多年来,外出写生是潘鸿海必修的功课。杭嘉湖水乡,到处都留下了他执著的脚印。从潘鸿海的江南油画中,可以分别两类题材,一是纯粹的自然风光,例如《双林镇之晨》、《雨桥》、《北水初秋》,那是作者独自采风的结果;一是人与自然的结合,比如《豆蔻年华》、《阳光下的少女》、《西子姑娘》,这是需要有人配合的产物。陪伴潘鸿海写生的,常常有几位模特儿,有的后来触了“电”,成为一代影视名星。仔细欣赏潘鸿海的人物作品,多少可以读出一些蛛丝马迹。《阳光下的少女》,画面是金黄色的暖色调,作者特别注重光源对色调的影响,这是一幅柔美的天人合一之作,令人叫绝。潘鸿海:“与模特儿一起写生,他要携带几套服装道具,以显现江南传统风情。这样的服装,现在即使在民间也是稀罕之物。不过,有一回在嘉善农村写生的时候,来了一位老婆婆,用土布包裹了几件她年轻时穿过的中式服饰,送给潘鸿海,让已经出名的大画家颇为兴奋与激动。”

CopyRight © 中国老艺术家书画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博采网络